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117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594篇
地质学   243篇
海洋学   64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The Trans-European Suture Zone (TESZ)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lithospheric boundary in Europe, separating the ancient crust of the Fennoscandian Shield–East European Craton from the younger crust of central Europe, and extending deep into the mantle. Geophysical potential field images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entire Palaeozoic orogenic system of northern and central Europ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TESZ is largely concealed by sedimentary basins of Permian–Cenozoic age; geological observations are largely restricted to local basement highs and deep boreholes, and the coverage of deep seismic surveys is widely spaced, despite experiments recently acquired within the EUROPROBE programme. By contrast, the potential field data offer a relatively detailed coverage of standardised observations throughout the TESZ. While some features of the images may be sourced in the near surface, particularly in the gravity image, much of their content reflects the structure of the underlying Palaeozoic basement. At the scale presented, the images highlight the most fundamental features of the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TESZ. These include the strong contrast between the highly magnetic crust of the East European Craton and the less magnetic Palaeozoic-accreted terranes of central Europe; the lateral continuity of terranes and their internal structure, particularly where arc-magmatic complexes are involved; and the location and geometry of the terrane boundaries (oceanic sutures and strike-slip zones) that separate them.  相似文献   
992.
测距三角高程中的垂线偏差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赤军 《测绘学报》1997,26(1):58-64
GPS测距三角高程是精化大地水准面的一种很好方法,然而影响测距三角高程的误差源主要来源来自大气折射和垂线偏差,后者在山区的影响更不可忽视,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一分析,同时讨论了利用重力,地形数据确定垂线偏差及其误差,并指出只要按此方法计算,其改正项的精度可以满足不大于1”的要求,此外,还介绍了用地形高代替重力来计算正高,正常高中的重力改正问题。  相似文献   
993.
A new scheme is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shape function concept of finite element approximation to compute regional gravity anomaly. The uniqueness of this approach is that excepting eight (or twelve) discrete gravity measurements coinciding with the eight (or twelve) nodes of a quadratic (or cubic) isoparametric element superimposing the map space, often very large, no other observed gravity data are invoked to compute the regional. Tests on two Bouguer gravity fields, an oil prospect and a rift valley confirmed better resolution by this approach. This technique is straight forward, uses simple mathematics to be easily automated and yields repeatable results.  相似文献   
994.
龙门山及其邻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地质构造上处于不同构造单元的交汇地区。龙门山断裂带由多条大型推覆构造组成,利用重力资料对该区深部构造进行了研究。计算中采用Parker-Olclenburg三维位场反演方法。根据反演结果,综合其它地球物理和区域地质资料,研究了该区的地球物理场和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5.
天山地壳非均匀性与地震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胥颐 《内陆地震》1995,9(3):242-249
根据重力、航磁及地震波传播速度等地球物理资料,研究了天山地区的深部构造特征。发现天山两缘是地壳物质组成变化较大的场所,也是介质结构最不稳定的区域。地震的发生不仅涉及到地表断裂构造的分布和活动方式,而且与深部物质的非均匀程度有一定的联系。大部分中强地震都发生在地壳中部附近不同速度体之间的梯度带附近,那里是深部介质分布最不均匀的构造层位。它的存在与中强地震的孕育场所密切相关,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发  相似文献   
996.
根据马宗晋等人的工作结果,现今全球构造特征在球坐标系内表现出构造形态、物理场背景和动力学状态等多方面半球级的反对称关系(南/北,0°/180°).地震层析深测到的地幔结构显示的热心南偏和质心北偏可能是地球南北反对称的动力基础。本文建立了南北半球反对称密度分布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地壳地僵南北半球的密度不均匀分布可使地核偏离地球质心1-3km,完全符合张焕志1982年的计算结果。太阳风可能是地球质心偏移的初始动力。  相似文献   
997.
刘仲全 《地震研究》1995,18(4):378-387
本文对云南省昆明台和弥渡台多年的重力观测资料进行了潮汐变化和非潮汐变化的系统研究,总结了异常特征,给出了云南及邻区的Ms≥6.0级地震重力异常指标体系和震级与重力异常幅度、时间及震中距的统计公式。结果表明,潮汐变化中的重力潮汐因子变化对地震的反映较好,其对应率较高。  相似文献   
998.
费志凌 《测绘学报》1994,23(1):29-36
本文提出了处理卫星重力梯度数据以确定高分辩力重力场模型的单层位法并对其中的独立估计法进行了误差分析,数字结果显示:当卫星高度为200km,卫星数据网格宽度为15′,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精度为2×10~(-3)E时,利用独立估计法可得到分辩力为1°×1°(100km)的全球重力场模型,其重力异常精度小于1(mgal);若卫星高度降至160km,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的精度达到3×10~(-4)E,则获得的重力场模型的分辩力可提高到0.5°×0.5°(50km),其重力异常精度仍小于1(mgal)。  相似文献   
999.
丁行斌 《测绘学报》1994,23(3):197-203
本文采用物理方法讨论不同椭球变换的问题,论证了重力位低阶球谐系数与大地坐标系转换参数的关系,说明几何法转换模型(即大地坐标微分公式)不过是取至二阶次的谐函微分公式,为了提高转换精度,应该采用较高阶次的物理法微分公式(即球面正交多项式)作为不同系统的转换模型。  相似文献   
1000.
作为人造工程的三峡水库的建立,使得库区水体聚集,地球质量重新分布,将使地壳的物理结构以及局部地球重力场发生变化.针对上述问题,对库区的水准面、点绝对重力值、垂线方向和高程、高程基准面等的重力场变化以及地壳形变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是:当蓄水水位达到峰值175m(坝高)时,大地水准面有2.23-11.2mm的变化,点重力值有(0.83-4.6)×10-5ms-2的变化,垂线偏差的变化分别为-0.62"-6.50"(南北方向)和-6.42"-1.34"(东西方向)地壳的形变量为1.32-6.65mm,这些变化将引起测区的高程产生3.55-17.84mm的变化.因此,原有库区及其附近的测量资料(包括水准、天文、重力等)必须审慎使用,并应建立库区形变监测网,对地壳形变、地震、滑坡、大坝变形等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